西斯特. 蓋茨 焦黑的天空與現代詩篇
Clear
21 三月 2017 – 20 五月 2017
香港白立方
白立方隆重呈獻西斯特.蓋茨的最新作品展「焦黑的天空與現代詩篇」,展出融合修葺屋頂的過程和物料的全新雕塑及繪畫系列。藝術家通過身體與物料的實質對話探討勞動的狀況,從而對社會、階級和種族觀念提出詰問。
在蓋茨的最新雕塑創作中,他從位於芝加哥南區鄰近其居所及工作室的一所荒廢校舍檢拾破落的屋頂碎片,以青銅鑄造,然後沿用屋頂鋪蓋瀝青的方法,在這些帶有修補痕跡和充滿質感的現成幾何形狀之上澆注或髹上瀝青,形成一層高度反光、油似的黑釉,將雕塑部分遮蓋或完全覆蓋。這些屋頂經歷長年累月的日曬雨淋和風吹雨打,表層如結晶硬化,斑駁剝落,在轉化成為雕塑之後重獲新生。藝術家藉此指向家庭及社區命題,指出通過修復和美的價值也可以帶來更生的機會。在每件雕塑邊緣刻意保留下來的細小方形支撐,是雕塑過程中所使用的澆注系統的鑄件,反映物料、雕塑過程和藝術品之間真誠而直接的內在流動關係。這種勞動或製造的痕跡對蓋茨來說異常重要,因為修葺屋頂的活動在個人及政治層面上均別具意義;他從父親那裡學會這門技能,其父是一位建築工人和屋頂工人,並以自己的職業作為行動主義的形式。
修葺屋頂的技術也被應用在全新的繪畫系列之中;蓋茨結合瀝青和一種名為「瑙加海德革」的有色塑料薄膜,創作出指涉現代主義的抽象作品。「我正在閱讀有關抽象的著作。」蓋茨說。「現在我有了這些在我生命裏絕對熟悉和絕對黑色的東西。我的問題是,父親教我的東西是否能勝過既有的藝術實踐呢?」有別於以往純粹單色的瀝青繪畫系列,他在新作中加入與屋頂無關的物料,拉開了作品表徵與主題連結的距離。
通過引入新的物料和容許更大的創作自由度,蓋茨開闢了新的對話,從其新作可見與馬克.羅斯科、約瑟夫.亞伯斯和埃爾斯沃斯.凱利等大師作品在視覺和形式上的聯繫。黏在畫布上重疊的顏色薄膜與刷在或澆注在畫布上黏稠的瀝青共同組成大膽的構圖。例如,在《半和半的研究》(2017),一連串黃色的弧形薄膜看起來就像是冉冉升起的太陽;而在另一作品,青綠色的條子上覆蓋著瀝青,形成富有動感的條子圖䅁。由於瀝青必須及時處理,否則一旦冷卻凝固,表面上便會出現氣泡、疙瘩和小坑,因此蓋茨必須盡速作畫。瀝青的運用賦予作品特殊的觸感,可以是明顯發自內心的筆觸,突顯藝術家手髹的痕跡;也可以是澆注瀝青時遏制的感覺、或是黏滞停頓的感覺。作畫的過程本身不單是體力勞動的反映,更重要的是蓋茨認為這也是「我體內時間檔案的索引」。
西斯特.蓋茨的個展「次要藝術」現正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舉行,展期至2017年9月4日。蓋茨曾於紐約哈林區畫室博物館、倫敦白教堂畫廊、加拿大安大略美術館、威尼斯海關大樓美術館、第十三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奧地利布雷根茲美術館和米蘭普拉達基金會展出作品及進行表演;並曾榮獲「第六屆英國世界藝術獎」、「創意時代」、「維拉.李斯特中心藝術和政治獎」及「美國藝術家獎」等獎項。蓋茨迄今最具雄心的人文地產項目是持續發展中的「多切斯特項目」。他於2006年購入一座位於芝加哥南部69街與多切斯特大道的荒廢建築物,與建築師和設計師聯手利用回收材料將它翻新改造。蓋茨是非牟利機構「重建基金會」的創辦人,現任芝加哥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及藝術與公共生活系主任。
Theaster Gates's practice includes sculpture,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urban intervention and land development. Through his work as an artist, archivist, and curator, Gates seeks to instigate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communities by acting as catalysts for social engagement that leads to political and spatial change.
FULL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