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果實
邁克爾‧ 艾爾米塔什
奇異的果實
2017年1月18日-3月11日
香港白立方隆重呈獻生於肯尼亞的英國畫家邁克爾‧艾爾米塔什在香港的首個個展「奇異的果實」。
艾爾米塔什以倫敦和奈羅比為創作基地,他的畫作從藝術史中擷取元素,經常挪用歷史名畫的手法和構圖以揭示當代東非的文化和社會政治現實。雖然作品中的場景有時充滿生動的田園氣息,但這只是藝術家刻意經營的美學假象,內裏潛藏著他致力探索的相關敘事,尤其是有關社會行為和性行為在文化保守主義背景下的交匯問題。
艾爾米塔什從各種不同的途徑收集圖像,如新聞和社交媒體、個人記憶及人物寫生。其作品以油畫為主,並以源自烏干達的Lubugo樹皮布作為畫布,這種布一般用作製造部族領袖或祭祀的服飾。他刻意保留繃畫布時造成的裂縫和縫線,讓它們成為作品肌理和構圖的一部分。
在今次展出的其中一些畫作,艾爾米塔什指涉一種來自坦桑尼亞海岸名為「Baikoko」的舞蹈。這種只由女性表演的舞蹈,近年由於經常出現於坦桑尼亞的 Bongo Flava音樂錄像中而大為流行,但因其本質帶有色情成分,舞者正面臨坦桑尼亞政府日趨嚴厲的規管。畫作《Nasema Nawe》(2016)的構圖參照高更的名作《佈道後的幻象:雅各與天使的纏鬥》(1888),如出一轍。高更的作品是關於半非法宗教活動的啟示,而艾爾米塔什的創作則是要揭示「Baikoko」近乎出神的表現形式其實也蘊含類似的公共儀式主義。然而,在艾爾米塔什的畫中,位於前景的觀眾卻刻意將目光投向別處,避開眼前的舞者。在另一作品《在Mwachema河河口的Baikoko 》(2016),Baikoko舞者懸浮在地面上的狀態則是指涉法蘭西斯克.哥雅的油畫《阿特洛泊斯》(1819-23)。
在《火項鏈》(2016)畫中的男人,全身赤裸,脖子上掛著一條輪胎, Lubugo 畫布上的兩條垂直縫線或線恰好落在他的身體兩旁,猶如一個框架把他困著。這幅作品的靈感源自藝術家童年時的經歷,他目睹一名赤裸男子,脖子上掛著一條輪胎,在奈羅比街頭被一大群暴徒追逐,這個駭人場面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縈繞不去。《火項鏈》是這種非洲各地幫派所行的私刑的名稱。
《奇異的果實》(2016)採用簡潔精煉的擬人化象征手法,描繪一名坐於樹椏上的女子,從下方向上仰望的視角令我們只看見她的腳底。作品的標題來自一首抗議對非裔美國人施以私刑的著名歌曲,藝術家意指肯尼亞的人口中25歲或以下的年青人多達百分之六十,意味他們前景黯淡。最匪夷所思的是,有些肯尼亞北岸的年青人為了獲取父母的房屋和財產,竟然誣告自己的父母使用巫術,令他們被族群驅逐或攻擊。在其中一個真實個案,一名男子便由於這種指控而遭暴民殺害,而其妻亦繼而自殺。
同樣地,《 Muliro公園(狒狒)》(2016)的靈感來自肯尼亞卡卡梅加一宗真實事故;由於經常有人在Muliro公園內的長凳上進行性行為,警方於是在附近裝設隱蔽攝錄機,並將所拍得的錄像在網上發佈,原意是要公開羞辱當事人。然而,在艾爾米塔什的筆下,這幕不法行為卻變得充滿偷窺意味,一群沉默如雕像般的狒狒正在圍觀,令作品帶有超現實色彩。這種超現實主義的元素在其他幾幅以動物為主角的創作中延續。在《豹紋誘惑者》(2016)中,一隻被性化的狒狒,身上穿著豹紋比基尼泳衣,傲然而立。這幅作品指涉藝術家與傳統治療師的訪談,他從中得悉治療師怎樣通過幻象引導病人;治療師會向病人指出幻象中動物佈下的各種陷阱,他們由於受到誘惑而偏離良好健康的正軌。
Michael Armitage
Visit Artist PageCreate an Account
To view available artworks and access prices.